|        纤维蛋白(原)降解产物(FDP):是在纤溶亢进时产生的纤溶酶的作用下,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被分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的总称。         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,由4种主要部分组成:纤溶酶原、纤溶酶原激活剂、纤溶酶、纤溶酶抑制物。当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时,在tPA的存在下,纤溶酶原激活转化为纤溶酶,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开始,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各种可溶片段,形成纤维蛋白产物(FDP),FDP由下列物质:X-寡聚体、D-二聚体(D-Dimer)、中间片段、片段E组成。          原发性纤溶:纤溶系统反应的进行与凝血系统亢进无直接关系的状态        继发性纤溶:在血小板及凝血系统亢进之后发生的继发性纤溶反应,纤维蛋白的分解。          FDP的形成机理          在纤溶激活酶的作用下溶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,部血管内纤维蛋白的沉积和清除已在血管内沉着的微量纤维蛋白。正常人纤溶酶和抑制酶之间保持了动态平衡,使血液循环能正常进行。          病理状态下,机体发生凝血时,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,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,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,降解形成各种FDP碎片。 FDP升高,表示纤溶活性增强,提示体内存在着频繁的纤维蛋白降解过程。          临床意义          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时,血中纤维蛋白(原)降解产物含量升高,可出现明显的沉淀峰。纤维蛋白(原)降解产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。          增高见于:        a)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;        b)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:高凝状态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、肾脏疾病、器官移植排斥反应、溶栓治疗等;        c)血管栓塞性疾病(肺栓塞、心肌梗死、闭塞性脑血管病、深部静脉血栓);        d)白血病化疗诱导期后、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、尿毒症、肝脏疾患或各种肿瘤。          筛查纤溶系统活性          D-二聚体和FDP检测可作为纤溶系统活性的筛查试验,由于纤溶过度所致的出血多数是由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因所引起,其检测结果可以从下列因素进行分析:        (1)D-二聚体、FDP正常:多为正常人,提示纤溶活性正常;        (2)D-二聚体阴性、FDP阳性:常见原发性纤溶;        (3)D-二聚体阳性、FDP阴性:常见继发性纤溶,实际多为FDP假阴性;        (4)D-二聚体、FDP阳性:纤维蛋白(原)同时被降解,多见于继发性纤溶(DIC)。          D-二聚体和FDP在心血管疾病(如急性心肌梗死、不稳定性心绞痛、动脉粥样硬化、冠状动脉硬化、高血压等)、肝脏疾病、脑血管病、妊高征及先兆子痫等疾病中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,是疾病的严重程度、发展变化以及疗效和预后的有用指标。 |